我們將以兼備南北兩重基因且擁有新一線、二三線城市的江蘇省為例,拆解不同層級城市的互聯網架構。
互聯網的發展與進化,不分男女、不論老少、不辨種族,但其實是分東南西北的。
無論是北方的北京,還是南方的上海、廣州、深圳,作為一線城市,它們是無數 IT 從業者夢寐以求的地方,因為那代表的不僅是高薪,還有無限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先進的技術。
不過擺在眼前的也有一個事實——并不是每家企業都叫做 BAT 或 TMD,也并非每個人都想要進入那層層的圍城之中。而也正因此,前兩年間才會有“逃離北上廣”這一現象的出現。
那么對于那些離開北上廣之后的人或一直鎮守在新一線、二三線城市的 IT 從業者而言,他們所處的互聯網環境現狀如何?和一線城市相比,究竟又有何區別?
接下來,我們將以兼備南北兩重基因且擁有新一線、二三線城市的江蘇省為例,拆解不同層級城市的互聯網架構。
一、是否除了北上廣深,其它地方都被叫做“互聯網沙漠”?
日前,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19 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在江蘇 13 個城市中,南京、蘇州被列入新一線城市范疇;其次,二線城市有無錫、南通、常州、徐州、揚州;三線城市有鹽城、泰州、鎮江、淮安、連云港、宿遷。
整體而言,作為沿海省份的江蘇,因地理位置、環境、人才、政策等因素,內部城市發展各有千秋。
不過就互聯網生態發展來看,13 大城市的技術迭代似乎都有一個尷尬的窘境,即坐擁平原、丘陵的江蘇經常被自己人調侃,在每座城市之內其實都隱藏著一片令人無奈的“沙漠”地區,而這片沙漠統一又被稱之為“互聯網”。
二、新一線城市的互聯網
南京
要論虎踞龍蟠、鐘靈毓秀、人文薈萃、高校林立的六朝古都南京,也經常會這么被調侃嗎?
其實作為江蘇省省會,在一定程度上,南京對于江蘇地區而言,相當于北京之于全國,它承載著各行各業無數人的寄托與希望。不過現實和理想總是會有差距,過往乃至現在,南京的互聯網,之于很多人而言,難以言表。
以四五年前為例,在彼時移動開發輝煌仍在、VR/AR 導火索剛被點燃、人工智能的應用開始起步之際,回憶起以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的筆者走出校門正式步入南京那片互聯網時,充滿無限期待與向往。不過沒過多久,在各種外包、培訓機構等包裝招聘的接連攻勢下,一名剛入社會的小白“被打”得根本無法分辨未來的互聯網方向。
那北有北大,南有南大、東大,且南大的學科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算得上是王牌專業之列,加之南京政策一直傾力扶持軟件產業高標準的發展的豐富資源下,為何南京的互聯網還會被評價如此?其實,早在去年 CSDN 發布的《“南京才不相信互聯網呢”》一文中,也曾剖析過其中原因,不外乎資本匱乏、產業布局不明、薪資水平低、房價不斷攀升等。
而彼時評論區也不少讀者感同身受:
@Hyde:
離開南京四年了,從去年開始一直在看機會想回南京安家,但是面試了七八家公司,竟然只有兩個外企的社保公積金是按正常工資交的。相當無語,開的薪水低的可憐,HR 還說:這是部門同級別最高水準,已經特批了。
@年少青山:
我就是江蘇軟件園出來的,現在在杭州工作了,軟件園里面雖然有大公司,Oracle、微軟之類的,實際上是搞培訓的,不招人做研發,軟件園位置也很偏,人很少,軟件谷那邊也一樣,互聯網氛圍實在不及杭州,但是文化氛圍還是好的,畢竟六朝古都。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間,作為新一線城市的南京雖然在純軟件層面起色不大,但是與 5G、物聯網、大數據、AI、云計算等技術相結合的工業互聯網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可從日前剛于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落幕的第十五屆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簡稱“南京軟博會”)中窺見一斑。
如今的南京,除了有蘇寧、途牛等大本營的鎮守,以及華為、阿里、微軟、小米、中興等科技巨頭公司的入駐,另外在軟博會期間我們也看到了如: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供應商中科曙光重磅發布了江蘇先進計算網絡項目落地計劃,而其中在江蘇建設的先進計算中心,包括智能計算、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人機物三元融合計算等先進計算設備和架構,提供了智能、高效、安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云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劉世偉表示,南京電信為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設,先后建成了三張精品網絡:“高鐵不掉線”的4G網、“高清不卡頓”的全光網、低頻廣覆蓋的新一代 NB-IoT 物聯網,此后,公司致力將南京打造成華東地區最具實力的云計算基地和大數據基地……
南京阿里中心
而就互聯網待遇方面,筆者也采訪到了此前從上海互聯網企業跳槽至南京小米的好友,其表示,雖然薪酬不比上海,但無論是環境還是氛圍上,在南京幸福感增加了很多。再加之小米的公積金是按照較高比例來繳納,整體而言,生活水平上相差不會太多。
無論我們承認與否,南京雖與一線城市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這種科技差距也逐日在縮減。
蘇州
筆者個人而言,和曾待了 4 年的南京相比,要更偏愛“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一些。其不似南京的浮躁、也不比上海的高速迭代,對于不少人來說,這是一所適合“生”還有“活”的城市。但是這座文化與經濟共繁榮的新一線城市,在互聯網建設方面,依舊沒能達到互聯網人對于科技巨頭的期待。
CSDN 攝于第十五屆南京軟博會
事實上,蘇州這片土地也并不缺少本土公司以及大廠的關注:
- 提及蘇州本土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應該非 OTA 行業老牌互聯網公司同程莫屬。
- 其次,蘇州游戲的鼻祖蝸牛、語音技術公司思必馳等企業的誕生也為蘇州互聯網注入了一些活力;
- 早幾年間,微軟研究院就在蘇州創建了分部;
- 2017 年 3 月,Apple 于其官網宣布,繼北京和深圳之后,Apple 將在上海和蘇州開設研發中心;
- 同年,華為在蘇州的研發中心建設也被提上日程;
- ……
對于蘇州而言,并不是缺互聯網公司,而是在你步入蘇州新區或園區時,入眼的不同且眾多的廠房已明確告知它所擁有的工業制造業比重遠超過該地區的互聯網布局范疇。相較之下,本就慢熱的蘇州互聯網,它的發展并沒有適合加速的推動燃料,自然也就成了眾人眼中的互聯網荒蕪地區。
新一線城市尚且如此,二線城市的互聯網又會如何?
三、二線城市的互聯網
隨著 5G、云計算、AI 技術在各行各業的逐漸滲透,諸多科技企業以及傳統的行業開始轉型并步入數字經濟的大潮之中。在此趨勢下,二線城市互聯網的發展雖在技術、人才、創業環境等資源上不及一線城市,但較低的互聯網創業成本、優良的地方政策等因素依然吸引了大波企業的涌入。
無錫
在江蘇無錫,曾有言,“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
在科技迭代的長河中,想必很多 IT 從業者對宛如昨日發生的滴滴美團外賣大戰記憶猶新,而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就是在無錫。
彼時打車軟件滴滴在想要拓展外賣業務時,之所以首選選擇無錫,是因為無錫是中國 14 個 GDP 過萬億的城市之一,但也是這 14 個城市中人口規模最少的。同時也是中國所有較大的城市中,城區行政面積僅大于廈門的城市。經濟的繁榮讓滴滴勢要大刀闊斧般地在這片土地上與餓了么、美團爭一爭。對此,根據此前一位駐扎在無錫的滴滴工作人員透露,在大戰正式開始之前,滴滴外賣為無錫“開城”的投入超過千萬。而開疆拓土的這支團隊隸屬于滴滴出行的 R-Lab 部門,負責探索滴滴邊界、孵化創新產品。
不過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場互聯網界的大戰僅兩天之后戛然而止。彼時在無錫工商局聯合公安局約談了美團、餓了么、滴滴三家外賣服務平臺,指責其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經營行為之后,三家平臺“立即”難得地達成一致:積極響應無錫市工商局、公安局的要求,迅速恢復無錫市外賣市場的良好秩序。對此,業界不少人對此事件評價道“無錫兩日,互聯網一年。”
其實,在無錫這篇土地上,諸多從業者紛紛表示,互聯網生存并沒有過高的適應性:
不過不容忽視的其在數字化方面的發展,無錫擁有著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對此,筆者于日前采訪先進計算的開發及服務供應商中科曙光高級副總裁任京晹時,其也評價道,相比南京,無錫在江蘇范圍的計算力要更先進。
這也使得未能搭載上互聯網這班車的無錫,在構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車聯網的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這條船,正在駛向屬于它的星辰大海。
南通、常州、徐州、揚州
相較而言,江蘇其他幾座如南通、常州、徐州、揚州這樣的二線城市顯得有點尷尬。單地理位置上來看,南通的東邊有上海;常州、揚州的西邊是南京;徐州成為全國南北方的分界線,而自古以來,往往是處于中間的“人”最不受寵。
正因此,這些城市需要面臨外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人才爭奪、優質資源競爭,還要彌補內部大量的人才流失、技術條件先天不足等劣勢。
在今年南京軟博會期間,筆者逛了江蘇各個城市的展區,在“數字經濟,智慧未來”背景下,作為沿海的江蘇二線城市,更多的是圍繞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聚焦于工業互聯網方向上。
四、三線城市
和其他省份的三線城市相類似,在全國范圍內,江蘇省三線城市的知名度并不高。而無論是站在實時更新的技術角度,還是前沿產品設計的角度,三線城市的互聯網均無法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不過即使如此,它也有著自己的發展軌跡。
其實,與其要論鹽城、連云港、淮安、泰州、鎮江、宿遷三線城市的互聯網基因,倒不如談各個地區的電子商務架構亦或是制造業相關的智能化產業。
背靠黃海的江蘇鹽城、連云港,分別是一座以工業與農業、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要產業的城市,其中鹽城又被稱之為汽車城,在現在以及未來車聯網逐漸成熟與普及之際,如果能在汽車設計制造領域擁有較為高端的技術,鹽城不乏為一個好的選擇。
作為全國第一批開放的城市,也是《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花果山水簾洞所在地的連云港,其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很好的窗口期,且連云港在新醫藥、碳纖維的研發與生產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不過在互聯網+時代,其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成為一項極具風險的挑戰。
除此之外,在蘇中、蘇北地區的泰州、鎮江、淮安、宿遷三線城市中,就互聯網生態建設方面,宿遷要走得更快也更知名一些。
事實上,或許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地方,但是提及“霸王別姬”的項羽、虞姬,亦或是劉強東的家鄉時,宿遷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曾經國內起步較早、口碑良好的大型專業網站華軍軟件園也是出自這里。
如今提及宿遷最為知名的互聯網企業,那么必屬京東。彼時京東掌權人劉強東在功成名就后,轉身在家鄉創建 2w+ 規模的京東分部,不過因三線城市的人才、技術限制,宿遷的京東主要為呼叫中心。隨后京東也將京東信息科技園、京東云華東數據中心和京東無人機運營示范基地都落戶宿遷。
除此之外,憑借著地理優勢、人口眾多、外加這里也擁有著中國花木之鄉沭陽等優渥的資源,宿遷電商產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此趨勢下,也吸引了當當網、途牛、CSDN、北斗星、瑞聲科技、傳智播客在這里創建了分部。
五、總結
其實無論是在全國的哪個地方,在很多人的眼中,除了北上廣深,以及如今因為阿里巴巴而崛起的杭州,其余都是互聯網沙漠。但殊不知,這些沙漠地區雖沒有長得很茂盛的 BAT,但卻不乏有仙人掌。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因為靠海、工業發展相對較快。不過有優勢就有短缺之處,互聯網領域中,江蘇的軟件方面依然相對薄弱,薪酬自然也就無法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做對比,不過數字化變革的浪潮中以為江蘇諸多城市傳統工業的發展帶來的無限生機。
與此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南京軟博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道,我們現在正處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階段,軟件產業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驅動力。工業軟件是長期積累的工業知識結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支撐。目前國內工業軟件發展水平不高,自主研發較為緩慢,這就需要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強產業集成,推動工業軟件發展。此外,人才資源的使用和管理、加強自主軟件的研發才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JiOjLQvFjpps0S0C3McRA